戏称母校“牛马一中”?教育工作者应有容人之量

戏称母校“牛马一中”?教育工作者应有容人之量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牛首一中的毕业典礼上,一名优秀毕业生在发言中将母校调侃为“牛马一中”,被校长怒斥“你没有资格说牛首一中是牛马学校”,随即被没收优秀毕业生证书并赶下讲台。7月27日,这一事件被诸多媒体转载报道,随即引发网络热议。7月29日下午,面对记者采访,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训斥学生下台的确为牛首一中校长,当地已关注到此事,具体情况、详细经过正在调查了解,有结果会发布。 7月30日,樊城区委宣传部回应称,教育局责令学校和当事校长检讨,并做好学生和家长安抚工作。经过沟通学校已取得了学生和家长谅解,被收回的证书也还给了学生。此事件引发广泛网络关注,7月28日,话题#毕业生戏称学校「牛马一中」被赶下台,校长和学校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此事对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登上知乎热搜榜第2位,30日,话题#学生调侃牛马一中被赶下台#登上百度热搜榜第4位,#学生调侃牛马一中被赶下台##“牛马一中”该怎么面对学生的调侃#分别登上今日头条热搜榜第6位。光明网、环球网、央广网、澎湃新闻、新京报等媒体介入报道。

01舆情趋势 /  Boryou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7月27日0时至7月30日18时共检测到相关信息14805条。覆盖微博、视频、客户端、微信等多个平台。

1、舆情走势分析

微信截图_20241016163829

舆情走势图

通过舆情走势图可知,自7月27日媒体转载报道后,7月28日舆情开始发酵,讨论度不断升高,话题热度呈波动上升状态。7月29日晚,舆情热度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30日樊城区委宣传部的回应,相关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搜,舆情热度再次上升,并达到热度顶峰,目前事件声量已逐渐走低。

2、信息来源分析

微信截图_20241016163834

信息分布比例图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14805条,客户端是主要传播平台,共6512条(占比43.95%),其次是微博4009条(占比27.06%)、视频3439条(占比23.21%)、微信461条(占比3.11%)、网站280条(占比1.89%)、互动论坛110条(占比0.74%)、数字报5条(占比0.04%)。

3、关键热词

微信截图_20241016163839

关键词云图

据关键词云图显示,本次舆情事件“学校”“学生”“校长”“牛马”“毕业生”等关键词受到广泛关注。

02舆论观点 /  Boryou

网民观点

1、认为学生发言并无大错,校长的做法过度敏感和简单粗暴新浪微博网民@牛腩你今天开心吗 表示:“教育工作者的心胸这么小,容不下学生的一点调侃和幽默,这样的人在掌控我们的教育真的悲哀。”新浪微博网民@晴朗天空hrb 表示:“ 这个校长格局小,器量窄,讲话偷换概念,上纲上线,以权压人。学生仅是调侃而已,校长这是恼羞成怒了,真差劲。”新浪微博网民@朱东升律师 表示:“这位同学只是幽默一下,但并无恶意,言辞间对学校的情感溢于言表,倒是这位校长反应过激,言语失当,有失校长风范,应该检讨。”

2、认为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这样称呼母校不太合适,校长的做法可以理解新浪微博网民@加油陈小强 表示:“学生公然调侃学校,这还是优秀学生代表,这是上台领奖,还是表演脱口秀呢?拿着无知,失礼,当有趣,可能还觉得自己很帅。这就是没边界感,校长不制止?不指责?才要下台吧?这跟格局度量什么关系?我是校长我还要打他!”新浪微博网民@摩羯座美食家 表示:“并不是说这个学生做得有多过,针对这种现象,不能滥用‘包容’,给学生要传递正确的表达方式,调侃要分场合环境,毕业典礼是人生重要时刻,也是老师这三年心情最难舍的时刻,你觉得这样说合适吗?如果是你的孩子你认同他这么说吗?”新浪微博网民@万柳小爵爷 表示:“将心比心,我也不知道遇到这种尴尬场面应该怎么处理。一个作为学生代表的优秀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说马学校是牛马学校,说在座的同学们都恨这个学校。这个事即使当时不管,未来传播开来也会把整个学校的氛围变得怪怪的。”

3、表示教育工作者应有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新浪微博网民@上班不打麻将 表示:“李元昊的演讲不是很完美,有点装幽默的想法,效颦明显。但没什么大错,允许孩子自由发挥应该是一个校长应该有的气度。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北大然后俊杰辈出。因为蔡元培的气度,如全校师生一致抨击的“辜鸿铭”这样的教授依然得到容纳。”新浪微博网民@用户7890549583表示:“作为教育者,校长应当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学生的多样表达,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和惩罚。同时,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沟通和价值观的培养。”

媒体观点

1、光明网:最有资格评价学校的,恰恰是学生学生使用“牛马”这个比喻,反映的是孩子们对这三年学习过程的复杂情绪,而刨除这个比喻,他的整个发言是积极的,情感也是真挚的。抛开发言的主旨,却揪住一个用词上纲上线,这位校长的理解力有些堪忧。更糟糕的是,赶学生下台、没收学生证书的做法,完全站到了教育工作的对立面。教育的过程并不是生产工业品的流水线,学生也不是机器,而是有着丰富情感世界的独立个体,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理解学生的复杂情绪。即使认为学生有些地方欠妥,也应以包容的态度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打压。

2、中国青年报:毕业生戏称母校“牛马一中”,少年淘气一把又何妨不论我们是否支持年轻人以这种方式进行个性化表达,都应认识到:这名学生的表述绝不是对学校的侮辱谩骂,至多只能说是调皮任性了一把。教育者不能将未成年人的叛逆视为洪水猛兽,过度高压的教育方式,只会加剧未成年人与教育者的冲突,同时还可能给未成年人留下心理创伤。另一方面,教育者也不能对未成年人无限放任,如此才能确保其在成长道路上行得正、走得端。就“牛马一中”一事而言,我们不难看出,这名学生的初衷并不算坏,其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也是其在校品行的某种旁证。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教育者认为其表述方式有失妥当,也可以通过更加温和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引导。

3、新京报:戏称“牛马”惹怒校长,学生发言能不能调侃学校校长的发言,以及当全校同学的面把学生赶下台、没收其证书的处理,十分不妥当,既不尊重学生,也把授予优秀证书当成了儿戏。显然,这不是一名教育者应该有的行为。实际上,这名学生可能只是想让自己的发言更轻松幽默一些,巧借校名“牛首”化用了当前正流行的“牛马”梗。相对于一本正经又了无意趣的代表发言,学校也当容得下学生这样的幽默调侃。一个好的校长,尤其需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从教育者角度进行回应,包括感谢这名同学的发言、理解学生的心声等,同样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化解现场尴尬,并加以正面引导。

4、澎湃新闻:“牛马一中”就破防了?教育的弦不能总是紧绷着校长不耐心了解实际情况,不找时间与学生沟通真实想法,先当众把人批一通的做法,也足以说明他心里那根教育的弦过于紧绷了——在他眼里,哪怕仅仅是“牛马中学”这个词的出现,就是不合时宜的,就是需要被“纠正”的。作为青春期的中学生,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合理的约束和引导,更需要释放天性、自然生长。教育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靠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规训,而是循循善诱的引导、将心比心的关怀。有些时候,容忍学生的不敬,也是必要的“先生之风”。

5、大河网:牛首一中,应该有容纳“牛马一中”的智慧和度量撵人、扣除证书,既让学生丢了面子,让场面极度尴尬,也暴露了该校领导缺乏诙谐和灵活的控场能力,暴露出学校对于学生的吐槽、不同观点的包容度低的现实。这样的示范效应,恐怕也会加剧学生谈论学校“不敢言”“不愿言”,学校在培养学生真实表达观点上已经树立了“失败”的形象。面对“牛马一中”,如果能够退一步,如果能够承认存在管理的问题,如果能够“自黑”一下,岂不彰显智慧和度量?

03舆情总结 /  Boryou

“牛马一中”事件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私人事件”,而是已经有了公共性,事关一名校长和一所学校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针对舆论关切,学校当尽早做出更明确的回应。尤其是,校长的发言,以及当全校同学的面把学生赶下台、没收其证书的处理,十分不妥当,既不尊重学生,也把授予优秀证书当成了儿戏。显然,这不是一名教育者应该有的行为。该事件反映出学校在舆情管理和应对上存在缺陷。面对学生的讽刺言论,学校应立即启动危机应对机制,通过开放的对话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不满,而不是简单采取驱逐的措施。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引发更大的舆情危机。“牛马”一词,如今在互联网上颇为流行。回到当时的语境,不难理解,这名学生初衷是想贴合潮流而采取了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并非是要贬低母校,反而是欲扬先抑,表达对离开母校的不舍之情。但也许是代际话语表达存在差异,校长没有听出弦外之音。即使如此,后续将学生赶下台并没收毕业证书的行为实属有些不妥,伤害了学生自尊。这也引起思考,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越来越有网感、表达愈加新潮的学生时该如何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面对学生的“牛马”言论,校长只要稍稍用一点技巧,就既能展示出学校的宽大胸怀,又能激励学生奋斗进取,比简单粗暴的一通斥责要得体得多,也更符合校长教书育人的形象。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容人之量。对于学生的一些特立独行的言行,要以包容的态度试着去理解,去了解孩子们为什么这么说,他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对于学生犯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要努力从正面引导,而不是简单“怒斥”——这才是教育应有之义。该起事件启示我们,教育边界的设定需要更加细致和人性化。学校作为知识与思想的殿堂,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即使是批评和讽刺的声音。言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教育者应当在尊重学生表达权的同时,教育他们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意见。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培养。学校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学校可以更好地履行其培养人才的使命,同时也能在舆情管理上展现出更高的智慧和水平。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zxl@boryou.com      zcb@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45-17:45,节假日休息

QR coce